生命導航
#接受神全然的平安 #真平安無人能奪去
#選擇信靠神勝過憂慮
播出時間:每周四 22:00
克雷‧葛羅雪牧師在九月將分享「祂的應許」系列信息,特別在農曆七月時節,我們要推薦其中兩篇,期望大家能得著真平安。
9/11 屬天的平安 耶穌離世前,留下出人意外的平安給我們,來自神「全然的平安」,原文是「shalom shalom」,意味著雙倍的平安。唯有將心思意念專注在神身上,相信祂的話語與應許,才能得著這種超越環境,屬天的平安。耶穌應許在各種風暴中與我們同在,祂的平安也要住在我們心中。
9/18 不要憂慮 在馬太福音第6章提到憂慮無法改變現實,只會奪走內心的平安,我們當將目光轉向:仰望天父、守望信心、展望未來。天父是信實的,會供應我們所需;信心能勝過恐懼,使我們不倚靠自己轉而倚靠神;未來在神手中,雖然我們無法掌控,但可以選擇信靠掌權的主。
在本月「祂的應許」系列信息中尚有〈聽見祂的聲音〉、〈在主裡找到安息〉等精彩內容,歡迎收看。
救恩之光
#屬靈消沉怎麼辦 #向神傾心吐意
#神永遠不離不棄
播出時間:每周三 22:00
提姆‧凱勒牧師將引用詩篇中的經文,教導我們如何渴慕尋求神,並倚靠全能神真實經歷得勝。
9/4 如鹿切慕溪水(上) 牧師從詩篇第42-43篇中,提到基督徒相信耶穌之後,並非從此沒有心理困擾,就連以利亞、摩西和約拿,也不免在事奉的顛峰,經歷靈裡消沉的低谷。基督徒心理狀態會消沉,覺得神不真實的原因有:環境的變動、置身在充滿敵意的環境裡、身體虛弱的生理因素等等,但無論是誰,心裡基本上都還是有尋求神、渴慕神的需求。
9/11 如鹿切慕溪水(下) 牧師根據神的話語,提出解答心理消沉的處方:一、要向神傾心吐意:在困難中覺得與神距離遙遠時,更要迫切向神禱告。二、提醒自己盼望的來源:不要將盼望放在任何人事物上,而是調轉眼目,認定神才是我們盼望的源頭。三、默想神不帶條件的愛:當詩人默想神無條件的愛,靈就會越來越有安全感,並得著力量。因為耶穌已為我們擔當一切的罪孽與刑罰,祂永遠不會離棄我們。
道在人間(台語)
#真愛使我們恆久忍耐 #無私的付出不求回報
#饒恕與愛是珍貴的禮物
播出時間:每周日 9:00
愛是人際關係的基石。蔡安祿牧師於9/21播出的〈愛 是不輕易發怒〉,再次重申了愛的真諦。
當我們心中充滿真愛,便會湧現無限的恆久忍耐與恩慈。愛,是情緒調節的關鍵,它引導我們擺脫自我中心與缺乏同理心所帶來的怒火。真正愛一個人,會願意理解對方的感受與需求;頻繁的發怒卻暴露內心缺乏耐心、體諒與愛。真實的愛是無私的付出,教導我們不嫉妒、不自誇、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也不求自己的益處(參 林前13:4-5)。
最重要的是,愛不會計算人的惡,選擇寬恕與包容,撫平過往創傷。愛得愈深,對人就愈不易發怒;反之,心中也會充滿愈多的體諒、包容與接納。饒恕與愛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珍貴禮物,藉此我們才能戰勝苦難,擁有盼望與能力,活出美好而有力的生命。讓愛指引,告別怒氣,邁向和諧與豐盛!
空中禮拜堂
#合一是真摯的關係 #活化真實的合一
#合一的力量帶來祝福
播出時間:每周日 10:00
劉彤牧師將在9/21與我們分享〈同心建造神榮耀的教會〉信息。他從約翰福音第17章描繪耶穌對合一的渴望中,提醒我們合一不是表面的形式,而是一種真摯的關係。
耶穌期望我們與祂同享在神創立世界之前所擁有的榮耀,這份榮耀不僅是光環的象徵,更是力量的來源,使我們能夠在這個世界中活出神的旨意。沒有真正的榮耀,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合一。
合一可以改變家庭、教會及社會。當我們致力於彼此相愛、理解與支援,真實的合一便會自然發生。耶穌的禱告提醒我們,合一不是個人的努力,而是整體的成就。透過共同的目標與信仰,我們便能夠超越分歧,走向更新的未來。在信仰旅程中,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文字的理解,更是心靈的感動與實踐。
回應合一的呼召,尋求與神更深的連結,並在愛中活出合一的美好。因為在榮耀中,合一將形成強大的力量,推動我們去祝福更多的國家與教會,讓神的國度在地上體現。
今天不講理
#強健身體很重要 #找到一起運動的同伴
#為神過紀律的生活
播出時間:每周二 19:00
聖經教導我們身體是聖靈的殿,要常常保養顧惜。特別為您推薦《今天不講理》於9/23播出「今天五四三」系列的〈攻克己身:健身和基督徒有什麼關係?〉。節目中邀請兼具健身教練與牧師身份的陳培倫牧師來分享。
培倫牧師鼓勵所有想開始運動的觀眾們,就算沒有教練在身邊,也可以看影片或鏡子做練習。至於如何養成運動習慣,他也提議可以先從周遭的環境開始,例如先去附近的公園快走,漸漸可升級為慢跑,讓身體建立起規律的運動習慣,當然如果有夥伴一起運動,更能彼此激勵與扶持。
運動健身也能培養健康、有紀律的生活,保羅在聖經中提到要「攻克己身,叫身服我」(林前9:27)運動必須克服困難和障礙,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無後顧之憂地服事神,完成神託付的使命。除了運動,健康的飲食和不挑食也是身體強健的必要條件。關鍵在於養成討神喜悅的紀律生活,讓身心靈都健康起來,也能成為一種見證。
為祢唱新歌
#人如滄海一粟般渺小 #恩典的記號激勵人心
#愛要實際活出來
仰望星空、漫步海邊、攀登高山時,我們常感受到自己的渺小。然而無論身處高山低谷,神的恩典從未離開,在每段人生旅程中都留下深刻印記。
在《為祢唱新歌》節目中,盛曉玫姊妹在〈恩典的記號,愛的見證〉中分享她深深喜愛的創作─〈恩典的記號〉。她回想生命中的掙扎與跌倒,非但未被神所遺忘,反而成了主恩典的記號,不僅激勵自己繼續往前,也成為一封寫給神的感恩信。
她的另一首創作〈活出愛〉,則如同生活詩篇,沒有華麗的辭藻,但每句歌詞都貼近人心。歌曲中呼籲我們不只相信愛,更要「甘心給、用心愛」,讓生命因耶穌的愛被點燃,成為他人的祝福,因為愛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每日可選擇的實際行動。
「耶穌的愛激勵我,敞開我的生命,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……」這不僅是歌詞,更是盛曉玫多年服事的真實寫照,她提醒我們隨時享受神在世界上的美好創造,活出神的愛,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下主恩典的記號,向世界活出愛的見證。( 請至GOODTV+音樂專區收看 )
幸福學堂
#情緒無法帶出教養 #憂鬱症要整體看待
#正視憂鬱症啟動治療
播出時間:每周五 23:30
9/12將於〈照亮心靈暗夜—告別憂鬱(四)〉中,提醒父母正視孩子的情緒問題。
在本集故事中,一位嚴父在兒子嘗試輕生後開始痛苦反省,他驚覺自己正在重複童年被暴力對待的模式。從否定孩子的興趣到粗暴的管教,父親終於意識到,原來自己的憤怒背後藏著更深層的創傷……。
錢玉芬老師首度完整揭示憂鬱症的「整體模式」,不再只是頭痛醫頭的症狀治療,而是深入探討那些被忽略的遠端成因。童年的創傷經驗,如何在成年後意外觸發?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庭互動,為何會成為憂鬱症的溫床?絕望的話語背後,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危機訊號?
世代相傳的痛苦循環,其實有你從未發現的解方。透過核心情緒覺察的深度對話,將帶你重新認識憂鬱症,學會真正的陪伴與療癒。
神奇故事屋
#傳統市場的陳年味兒
#歷史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
#印象深刻的回憶
播出時間:每周六 19:30
「傳統市場」是否是現代社會孩子所熟悉的場所?9/13〈早起的一天〉節目中,讓我們跟著《神奇故事屋》一探真正的傳統市場樣貌。
北館和南館市場,又稱為宜蘭第一和第二公有市場,起源自1911年。日治時期當地人多在南館採購,而經濟較富裕的日本人則多數前往北館消費。
光復後,南館市場進行改建,自此南、北館的商家也呈現出截然不同以往的風貌。在「少年阿公」的引領下,沿路遊逛吃喝,聽他介紹熟識和特別的攤販商家,最後還回到他岳祖母的老厝,一起學做宜蘭當地的著名小吃─「一串心」。
幾個被髒臭刻板印象綁架、不常上傳統市場的小孩,也因為這一天的市場之旅,對傳統市場大為改觀,甚至愛上市場裡熱絡、熱情和濃濃的人情味。
其實,傳統文化不見得就老舊無價值,其中所蘊藏的人情世故,有時候還真是科技化的現代社會中所望塵莫及,而很多被溫暖所包覆的回憶,更是驅使許多人在人生中繼續努力的堅強支柱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