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表七天回看 紙本月刊訂閱 網路書店 客服中心 支持好消息
GOOD TV Logo
好消息月刊 | 傳播信心、希望與真愛的好消息
加入LINE官方帳號
關閉

讓AI成為教會的祝福 教會AI實戰營開啟福音傳播新篇章

讓AI成為教會的祝福 教會AI實戰營開啟福音傳播新篇章

在數位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,AI(人工智慧)對大眾生活造成許多影響。GOOD TV於今年9月起首次舉辦的「教會AI實戰營」,邀請AI教練呂信偉一同巡迴北、中、南三地,吸引超過360間教會、1,600人參與,這場學習盛會不僅展現了教會對新科技的開放態度,更為福音事工開創了嶄新的可能性。

破解人力困境的新解方

臺灣教會面臨最大挑戰之一,就是人力資源不足造成許多事工無法推展。根據統計,臺灣75%的教會人數在百人以下,許多中小型教會甚至沒有專職行政同工。在這樣的處境中,牧者和同工往往需要「一人多工」,從講道備課、活動企劃到文宣製作,樣樣都要親力親為。

AI工具的導入,為這些教會帶來了曙光。實戰營中教導的ChatGPT、Perplexity、Notebook LM等工具,能夠協助處理各種繁瑣的行政事務。臺北真理堂蘇哲明牧師分享到,他利用AI工具整理教會十月份的禁禱內容,原本可能需要數小時的工作,竟然在一分鐘內就完成了,「我覺得真的是驚人!」這種效率的提升,意義遠超過節省時間本身。多位牧者於參加後都強調,AI讓他們能夠「減少行政瑣事的時間,更多投入祈禱、傳道和牧養」,回歸牧者最核心的呼召。

從講章到教材的全方位應用

實戰營中展示了AI在教會事工中的多元應用場景。牧者可以將主日講道的YouTube影片內容,透過AI轉換成適合不同族群的教材。無論是兒童主日學、青少年團契,或是成人小組查經,內容符合各年齡層的語言和需求;參與高雄場的臺南伯特利台福基督教會賴碩斌牧師提到,他使用AI創建復活節一對一傳福音教材的經驗,可以針對牧養者的需要來設計,非常有幫助。

參加臺中場的南投草屯慕義堂鄭貴英教師表示,AI工具在資料搜尋和教材製作上的幫助,對於連行政同工都沒有的「單兵作戰」教會來說更是重要,讓她不僅可以預備信息,也可以輕鬆的預備社群經營和對外宣傳,創造了更多發展和可能性。

跨世代學習的動人場景

在實戰營中常出現一些動人畫面,在於不同世代一起學習的場景。新北板橋福音堂張復民牧師提到自己雖然已屆七十歲,但不能錯失透過AI學習的機會,「我一定要跟著我年輕的同工們一起學習,要繼續成長、繼續進步。」今年72歲的基層福音差傳會范秉添牧師也鼓勵所有年齡層都不要害怕學習AI:「活到老,學到老,每一個人都可以學。」

這種學習熱情不僅來自牧者個人,更展現在團隊層面。許多教會是由主任牧師帶領同工團隊一起參加;臺中東海靈糧堂林進泰牧師表示,「根本不用叫同工來,他們每一個人都主動要來。」再再顯示無論哪個世代,都對掌握AI工具極度渴望。卓越新竹行道會黃玉蘭牧師提到:「我們牧者一定要先學習,因為我們需要和很多年輕人對話。」這次的聚集更成為世代連結的橋樑。

讓AI作僕人而非主人  虛實整合的福音策略

在擁抱科技的同時,實戰營也特別強調正確的使用原則。呂信偉老師提醒參與者:「AI是你的僕人,不是你的主人。」當AI提供答案或建議時,不應該完全複製貼上,而是把握80/20原則,80%的工作讓AI執行,再經過20%人的判斷及修正,讓AI的呈現更為真實、精確。

這個原則對教會特別重要。AI可以協助搜尋資料、提供架構,但對聖經的詮釋、屬靈生命的建造,仍需要牧者的智慧和聖靈的引導。雲林浸宣林頭教會吳佳哲牧師指出,AI的運用能讓教會「檢視我們的工作、屬靈的生命、對聖經的認識,都是一個新的挑戰」。

實戰營也強調AI幫助教會「重新認識群眾」的重要性。在高雄場,呂信偉老師也特別提到虛實整合的概念:「如果我們不知道、不認識群眾,真的不知道要打仗的對象是誰。」透過AI,教會可以針對不同群眾特性生成相應的福音策略。從6-10歲的兒童教材,到12-15歲的青少年內容,再到青年團契的討論議題,促成精準化的傳播方式,讓福音能夠更有效的觸及更多人。

展望未來

目前北、中、南三場實戰營只是開始,GOOD TV計畫自11月起推出第二階段課程,並持續提供線上學習資源。正如GOOD TV曾國生執行長的勉勵:「讓教會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,科技也要為福音來效力,大家一起同工,來贏得這世界!」這場AI學習浪潮,見證了臺灣教會的活力與遠見,也預示著嶄新的福音傳播時代已經來臨。

合作夥伴
合作夥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