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本月刊訂閱 網路書店 客服中心
GOOD TV Logo
好消息月刊 | 傳播信心、希望與真愛的好消息

曾雪峰:困境中遇見的智慧真光

若非家人無怨無悔的愛與支持,他或許早已無力走到今天;若非一場約伯記查經後接受上帝,他恐難看見25年來歷經逾廿次重大手術後的生命恩典。師鐸獎得主臺大電機系教授曾雪峰,說起自己的生命故事,談起自己的人生經歷,他彷彿在分享一堂深具啟發的生命教育課程,這課程有血有淚,還帶有從神而來的無限祝福。

曾雪峰:困境中遇見的智慧真光

曾雪峰在美國康乃狄克州出生,五歲時在紐約世界級保險集團任職的父親決定舉家返臺定居,擔任大學教授,母親則是有名的女畫家。他從小就是個好發問的好奇寶寶,也是那種從幼兒園開始「就會自己調鬧鐘,為了早上六點起來練鋼琴」的自律孩子。在父母良好環境薰陶下,他始終品學兼優。還記得小學寫〈我的志願〉時,因為對萬事萬物的道理充滿好奇,曾雪峰便立志成為比愛迪生更偉大的發明家。 

人生難完全如願  挫敗裡走向成長

然而,人生並非總能如願以償。大學聯考失常,他僅考上了臺大化學系,後來發奮轉系後進入夢想中的臺大物理系。畢業後欲赴美深造,無奈申請16所學校都不幸落空。他申請擔任國家輻射中心的研究助理,憑藉工作資歷申請到諾貝爾得主的搖籃:芝加哥大學物理研究所。然而,連父親都對他選擇物理感到憂心忡忡,他還是咬緊牙關,為夢想堅持到底。 

他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來讀書,和許多長春藤名校高材生競爭,直到第二年高分通過芝大物理直升博士班的考試。這段全力以赴的讀書經驗,也進一步鍛鍊了曾雪峰面對困境的生命韌性。 

聽力受損發現腦瘤  醫治之路漫長無邊

博士班第一年,曾雪峰在看電影時驚覺自己右耳聽力失常,轉診到芝大附設醫院腦神經科檢查,醫師告訴他只有兩種可能,一是病毒感染使聽力受損,另外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機率,是腦瘤。兩次核磁共振後的結果,確認他的腦部真的長了一顆如高爾夫球般大的腫瘤。 

那時他刻意選擇和弟弟生日同天動手術,希望能帶來好運,不料竟是噩夢開始。「當時我還沒有信仰,心情忐忑到只能獨自在病房踱步。」而術後鼻涕狂流不止,一檢查才發現,原來漏下的不是鼻涕,而是清清如水的腦髓液。他雖歷經三次修補手術,卻幾乎每天發燒,找不出病因。在美就醫所費不貲、交通不便,醫師束手無策之際,母親心力交瘁帶他返臺。 

死蔭幽谷生命轉折  患難時候見證真情

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,曾雪峰變成月亮臉、水牛肩、腰圍大了不止四吋,父親到機場接機,竟然「相對不相識」。一下飛機便因感染併發急性水腦而緊急入院手術,治療期間接受多種高劑量抗生素,歷經八周才勉強出院。然而,僅隔一星期便因感染再度急診入院。反反覆覆的療程讓健康每況愈下,最終,他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,眼睛無法對焦、吞嚥困難,甚至半身癱瘓,心理也陷入前所未有的痛苦深淵。 

接下來的「腦幹穿刺」手術更讓曾雪峰驚恐萬分。他清楚聽見電鋸的轟鳴聲,甚至嗅到空氣中瀰漫的燒焦氣味,令人不寒而慄。但術後病情未見好轉,讓他倍感絕望,「經過這次震撼,我已無法再作第二次,感覺沒指望了!」

「我撐不住了,很想死!」他失去了盼望,但陪同的家人對他說:「你不能死,你死了我們怎麼辦?」婆娑淚眼中,他看見家人一路的辛勞與煎熬,於是轉念:「我能多撐一天就讓他們多快樂一天吧!」求生意志才再次燃起。

轉院到臺大醫院後,他與擔任護理師的前女友重逢,雖然壓根不覺得自己會好轉,卻願意為所愛的人天天作復健。還記得一次復健時,發覺自己手指頭竟能微微顫動,他興奮到流下淚來。當年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,因長距離難以維繫情感,最終與身為基督徒的女友分手。既有機會能再續前緣,讓他更加珍惜這段得來不易的感情。

病情逐漸平穩,主治醫師力排眾議說服他父母,同意讓他再回美國完成學業。走過死蔭幽谷,他回首自己患病時的經歷,包括接受無數次醫療協助、拍攝無數張影像檢查;開始意識到,相較於純理論物理,他更渴望將物理知識應用於實際醫療之中。於是,他決定不再執著成為物理學家,而是轉向與醫療生物密切相關的電機工程領域,並申請轉學至西北大學攻讀博士,投入醫學影像與生物醫學工程的研究。 

約伯記中引發共鳴  跨越困境迎向重生

在芝加哥時,他曾受邀參加約伯記查經班,讀到義人也遭遇悲慘,約伯的哀怨悲泣讓他產生了共鳴。那時,他時常發問,卻也不時感受到他人的奚落。然而,對真理的求知渴望與勇於發問的精神,反而贏得了牧師的讚賞。即便如此,那時的他仍對信仰保持距離,並未選擇受洗。有一天,他在游泳時與自己對話:「為什麼我不受洗?」然而,無論如何思索,都找不到答案。直到那一刻才恍然大悟—原來,自己無形中讓他人論斷的外在因素阻隔了他與十字架的連結。受洗並非關乎他人,而是自己與上帝間最純粹的關係。於是,他當下決定不再讓任何人左右自己的信仰,將生命的主權完全交給神。 

曾雪峰引用聖經裡提到:「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(林前13:13)當初,正是家人無私的愛,重燃了他求生與復健的勇氣,讓他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。而如今,在主的愛裡,他不僅找到了更深的依靠,也更能體會「愛」的偉大與無條件的恩典。 取得博士學位後回臺大電機系任教,2020年獲頒教育部師鐸獎,領獎前夕又突然昏迷,再次經歷生死攸關的大手術。還記得領獎時,薄薄的頭髮剛長出,不僅象徵著身體的康復,也彷彿多了一分重生的喜悅。 

與主耶穌相遇  看見智慧真光

在接受《真情部落格》錄影前,他又動了一次手術,留下說話時嘴歪、視力茫茫、走路如同唐老鴨的後遺症。而曾雪峰卻感恩地說:「其實25年前我就應該死去,現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多出來的恩典。」手術前,他還能騎腳踏車,但隨著身體每況愈下,如今連開車都變得困難。所幸,他配戴了一副能幫助聚焦的特殊眼鏡,而太太也特地換了輛配備大螢幕的車子,讓他依然能夠自在行動,不受過多限制。 

耶和華說: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;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。」(賽55:8)在他人生中遇見太多與死亡擦身而過的經歷,終於能領悟到智慧的真諦,從此不再為未來許願,而是學會珍惜當下、為現時感恩。這場病雖然帶來無數挑戰,卻也讓他收穫了最珍貴的恩典—一位相知相守的好太太和聰慧體貼的兒子。他深信,神在一切事上都有最美善的安排,「我雖然走路東倒西歪,看不清楚,但並不會影響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。」

曾雪峰以引領自己認識真神的《約伯記》經文來勉勵自己與大家,特別是神從旋風中回答約伯的話:「誰用無知的言語,使我的旨意暗味不明?你要如勇士束腰;我問你,你可以指示我。」(伯 38:2-3)。這提醒我們,不要讓他人的批評與論斷掩蓋了神真正想對我們說的話,而是要親自尋求祂的旨意,傾聽祂的聲音。同時,也鼓勵我們勇敢地向神求問,帶著信心踏出每一步,因為唯有將生命主權交託給真神,必會看見祂一步步的帶領,並開啟新的道路,讓我們更加明白生命的真諦。  


隨時線上收看GOODTV+ 《真情部落格》

周一至周四、周日 21:05 (首播) 

周一至周五09:05、13:05(重播)

合作夥伴
合作夥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