允許自己療傷
人類大腦對失戀的感受並非只是種情緒,而是近似身體上的疼痛。從精神科領域的「悲傷五階段」理論來認知失戀,對療癒將具有正面功能。
第一階段:否認分手的事實
第二階段:對前情人或自己感到憤怒或罪疚
第三階段:在情感上討價還價,嘗試挽回感情
第四階段:出現憂鬱,陷入悲傷絕望
第五階段:逐漸認清並接受現實,開始向前走
透過自我覺察,可以給自己一段療傷期。期間不論是家人、朋友、牧者、專業諮商師或身心科醫師予以陪伴或協助,都有助於走出失戀陰霾。
分手 VS. 復合
歸根究柢,分手的理由多半是彼此不適合,既然如此,復合也不該是因為不習慣沒有對方的日子,或想逃避孤單,應該是兩人冷靜一段時間後,在個性、看法和處事方式等有所改變,才能考慮是否已經適合重新開始。
若雙方輕易分手又輕率復合,在分分合合中所蔓延的撕裂和傷痛,最終可能演變成威脅對方的籌碼,這樣的復合也毫無安全感可言。
醫治和安慰從神而來
聖經說:「你們要把一切憂慮都卸給神,因為祂顧念你們。」(彼前5:7)。
若因為對方不忠而分手,傷痛固然會很深,然而,持續活在不饒恕與苦毒的轄制中,就像開車時一直看著後視鏡,反而無法專注前面的方向;傷痛的過往只會攔阻我們進入真正幸福美好的關係。
保羅曾說:「除掉一切苦毒⋯⋯要互相饒恕,就像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。」(弗4:31-32) 饒恕是恢復、更新、受安慰很重要的過程,也能釋放自己不活在自憐裡。試著把傷痛與不平帶到神面前,讓神用祂的愛來醫治與恢復,重建自我價值。聖經說: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。」(羅8:28)相信失戀不會是世界末日,神的賜福仍然會在,因為一切的盼望都在耶穌基督裡。
GOODTV+ 線上隨時收看《共享觀點》
頻道播出時間
每周三、四19:00(首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