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使我們打從心裡喜樂的原因,在於體嘗「滿足而感謝」的滋味。一個人的心志絕對不是直接由外在來影響,而是內在的「眼光」,在同樣的環境中看見不一樣的景象,會有不同的反應,也會決定你是否感到喜樂,能否擁有信心、盼望和愛。
大衛的「滿足」
詩篇第16篇是大衛的金詩之一。在此詩篇中,我們看到大衛的滿足從何而來。首先他提到信靠上帝的百姓何等有福,因為上帝是一切喜樂、幸福的源頭。因此他強調以「別神」取代耶和華的人,愁苦必定加增(1-4節 )。
其次,他提到上帝所賞賜產業的美好,祂顧念我們從祂所得的產業,和祂量給我們的福分都是最好的(5-6節)。 最後,因著神常與我們同在,使我們飽嚐與祂連結的喜樂。
操練滿足的感謝
我們之所以無法喜樂,是因為我們總是活在「比較」中。媽媽們總是看別人的孩子比較好帶,爸爸們總是看鄰居開的車比自己的等級更高。保羅提醒我們「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,也不能帶什麼去。只要有衣有食,就當知足。」(提前6:7-8)
我們很容易在生活中忘記感謝,特別在很負面的環境和困境裡,到底有什麼值得感謝的?事實上,「謝恩」會使我們相信在不順利的處境中,神仍然掌權,且神會帶領我們經過這些不容易的處境,因此要學習向神獻上感謝!
在艱難的處境中操練滿足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,因為這不是與生俱來,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。要相信上帝絕不會在我們有困難或掉入深淵時,棄我們於不顧,祂是值得我們倚靠的神。
若我們對神有信心而沒有信任,就如同信心喊話後,無法接受神成就不如自己預期的結果;而有信任沒有信心,就只是將信心建立在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的基礎上,無論結果如何總是認命地接受。所以,我們不但對神要有信心,也要信任祂是不誤事的神,並為祂所安排的結果歡欣喜樂。
如此,我們就能滿足而感謝地面對上帝和我們的處境。
頻道播出時間
每周一至周五18:30
更多精彩《福氣人生》及台語講道信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