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表七天回看 紙本月刊訂閱 網路書店 客服中心 支持好消息
GOOD TV Logo
好消息月刊 | 傳播信心、希望與真愛的好消息
加入LINE官方帳號
關閉

出國前為健康做準備——旅遊醫學門診的重要性

萬一出國旅遊途中身體不適,該怎麼辦?

黃瑽寧

黃瑽寧

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、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兼任助理教授,GOOD TV《愛+好醫生》節目主持人。

出國前為健康做準備——旅遊醫學門診的重要性

隨著疫情逐漸平穩,國人出國旅遊的風潮又開始盛行,無論是家庭旅遊、商務出差,或是參與短宣、志工服務,出國前的準備,健康問題千萬別忽略。基於世界各國流行的疾病與飲食文化不同,旅行者需要預防的疾病與疫苗接種也大有差異,更凸顯出國前諮詢旅遊醫學門診的重要性。

認識旅遊醫學門診

旅遊醫學門診的目的,是專門協助出國人士,評估旅行健康風險,並進行必要的疫苗接種與藥物預備的門診,通常設置在規模較大的醫院,由家醫科或專門醫師提供服務。因為旅遊門診需要接種的疫苗與藥物比較特殊,使用率也低,一般診所難以齊全備妥,因此集中在大型醫院,較能有效管理。

醫師建議,至少在出國前四到六周前往旅遊醫學門診掛號諮詢,由於疫苗的保護力並非接種後立即產生,通常需要一至二周才有效果,因此不能太晚掛號。例如第一次看診做旅遊評估後,需抽血做抗體檢測,要等一周後才能看報告,再加上如需補打疫苗,讓身體產生有效抗體,林林總總時程加起來,真的需在出國前四到六周就開始起跑。不過,萬一出發前只剩一、兩周才發現需要接種疫苗,也不要輕言放棄,部分接種的疫苗,依然能提供旅行後期的防護力。

旅遊醫學門診提供的服務

一、預防性疫苗接種

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疫苗要求,例如前往非洲、中南美洲等需要施打黃熱病疫苗,部分國家則要求流行性腦膜炎疫苗接種證明。

二、預防性用藥

若前往瘧疾流行地區,旅遊門診會開立抗瘧疾藥物;若計畫高山旅遊,也可取得預防高山症藥物。此外,一般的備用藥,如止痛藥、退燒藥、腸胃藥等,也可依需求自費購買。

三、特殊健康狀況評估

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患者,或孕婦、嬰幼兒等特殊族群,旅遊醫學門診能提供出國前的健康狀況評估與諮詢,並給予攜帶藥物與處方箋的建議。

四、留學生出國前的體檢與健康證明

許多國外學校會要求留學生提供體檢報告與疫苗接種證明,旅遊門診亦可一次滿足這些需求。

五、提供常見旅遊健康問題與應對

旅行中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是腸胃不適,預防方式包括注意飲食衛生、勤洗手、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廳,避免吃路邊攤食物等。旅遊門診醫師也會幫忙開立止瀉藥、止吐藥,衛教如何觀察症狀,必要時儘速就醫。

除此之外,旅遊門診醫師也會提醒準備含DEET或Picaridin成分的防蚊液;提供短期使用的安眠藥或褪黑激素,以助快速調整時差;幫出國者開立慢性病藥物及處方箋,並預備中英文診斷書,以利國外就醫或海關檢查等。

雖然旅遊醫學門診屬自費項目,但事先準備充足,不僅對自己與家人的健康負責,也讓旅途更加安心無憂。記得出國前四到六周,安排旅遊醫學門診諮詢,讓專業醫師陪你一起做足健康防護,享受愉快又安全的旅程。


關於旅遊時的健康諮詢,你應該知道的事 

家醫科醫師 吳張瑀  

Q:出國時健康必備藥包要怎麼預備?
A:因可以分為「內服藥」與「外用藥」兩大類來準備,並依照個人需求補充其他必要藥品。
內服藥
退燒止痛藥:如退燒藥、止痛藥、消炎藥
呼吸道用藥:如感冒藥、咳嗽藥
腸胃藥:如止瀉藥、止吐藥、胃藥

外用藥
防蚊液:含DEET或Picaridin成分
類固醇藥膏:蚊蟲叮咬、皮膚過敏、擦傷時可用
防曬乳

其他建議
抗過敏藥:針對過敏體質者
外傷處理包:優碘、OK繃、繃帶、棉花棒
個人慢性病藥物:需額外準備足量並攜帶處方箋
暈車藥

Q:如果出國期間遇到緊急健康狀況,該怎麼辦?
A:建議事先準備並熟記以下三大資源:
當地救護專線:出國前應查明當地急救電話,例如臺灣是119。
駐外使館緊急聯絡電話:臺灣外交部設有24小時緊急支援
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:海外撥打方式:先撥打+886,再撥打0800-850-095,此專線可協助聯繫相關醫療單位或臺灣使館。

 

好醫生

頻道播出時間
周一~周四 19:30(首播)
周一~周四 11:00、周一~周五16:30、周六20:30(重播)

GOODTV+線上隨時收看《愛+好醫生》

合作夥伴
合作夥伴